由台北市藝術博物館 ( 北美博物館 ) 主辦第 12 屆「X-site」今日正式推出!今年以「可持續發展」為核心,鼓勵創意團隊整合綠色和減碳思維。首獎以「地表工作室」為區別,作品為《毛孔城市-佔領計畫》。透過藝術與景觀組合,探討氣候變遷對城市生活之影響,並提出創新環境解決方案。

藝術應對城市熱島效應
隨住城市熱島效應加劇,高溫靜靜地改變人哋公共空間行為。由建築師高偉恩、譚宇宏組成嘅「表面工作室」,用建築景觀技術,創造一個實驗場,並用「呼吸」嘅感覺。作品《毛孔城市-佔領計畫》將「佔領」概念分為「鋪面質性變遷」、「孔隙干預」、「微氣候」。它模擬人體透過 142 噴霧裝置之散熱機制,並結合膨脹淨鋪面,調整平方溫度,令市民對城市熱環境反射。

可持續工作方法與循環設計
團隊利用低能源及可回收材料,實踐可持續概念:噴霧裝置係由回收鋁製成,結合 3D 打印模塊化鑄造,擴充後可脫離及重用;噴霧裝置係由噴霧裝置製成,噴霧裝置係由噴霧裝置製成,噴霧裝置係由噴霧裝置製成,噴霧裝置係由噴霧裝置製成。地面有輕量擴張網狀同骨料鋪咗,而原本嘅景觀質地係用非破壞方法保留。另外,作品透過水霧、光影同空氣嘅流動,創造微氣候,令觀眾可以喺行路時感受到身體同環境之間嘅親密對話。

系列活動開始氣候感知對話
《藝術家座談》周末將舉行,聲音藝術家方子懷(Jez Fang)將以「過熱狀態」聲景體驗,收集都市熱源聲,重建聽覺景觀。展覽期間,會計劃「清熱解毒」主題工作坊,包括瑜伽、冥想、草藥等活動,引導市民將城市與氣候與感官之間共生關係重新連結。
X-site:十年工作至永續與創新
北美館主任表示,自 2014 年推出以來, X-site繼續推動藝術與建築跨領域實驗,今年更深化環境問題之做法。表面工作室強調 : 「呢個唔單止係一個裝置,亦係討論城市氣候嘅平台,令廣場成為感知同行動嘅出發點。」
展覽資訊
日期: 2025 年 5 月 3 日至 7 月 20 日
地點:台北市藝術博物館廣場
活動詳情:官方網站 www.tfam.museum 或 Facebook / Instagram 查詢